第42章
關燈
小
中
大
第42章
大雍歷一百一十四年, 四月二十一日。
縣試第四、第五場,兩場聯考。
隨著前三場的篩選,最後兩場, 剩下的考生數量只有二十餘人。
寧頌算了算, 第一場符合條件參加考試的人有二百多人, 三場下來, 剩下的只有十分之一。
應考的考生不多,考試的號房安排得很近, 一擡頭, 就能看到對面的考生同自己咧嘴笑。
很好, 都是熟人。
最後一場考試, 考生少, 監考難度也低, 三個考官聚集在一起,同考生們大眼瞪小眼。
到了時間, 鑼鼓聲響, 考試正式開始。
前三場考試的內容大同小異,都是經義與試帖詩,到了第四場,考題終於有所不同。
一是一篇策論, 二是默寫《大雍廣訓》①。
縣試是主考官出題, 在場次和內容上都有一定的自由度。按照主考官的脾性而有所不同。
譬如剛剛調走的那位縣令, 因為自身擅長經義而不擅策論,整個縣試考試過程都不會出現策論題。
但顯然,這位新上任的縣令不這樣想。
由於更換了考官, 更換題型也是應有之意,加上府試中會有策論題, 考生們早有準備,因此看到策論題,考生們反應倒也不算大。
只是,這《大雍廣訓》是什麽?
要如何默寫?
若是不熟悉,不知道來歷,倒也可以編一編、蒙一蒙,靠著考官的善良而獲得一些保底分。
可這根本不熟悉的東西,要怎麽寫?
考生們想到這裏,無不擰眉苦思。
這一場考試統共兩個題,若是第二題空著,豈不是最多只能得一半的分數?
就在考生們坐立不安,神情緊張之時,主考官頗有興致地巡邏了一番考場,在觀察完考生的反應後,這幾日郁結的心情得以放緩。
很好。
看見考生都不會答,他就放心了。
事實上,這《大雍廣訓》並不是什麽新東西,而是大雍朝開國以來,幾位皇帝的聖諭,內容是規範品行,勸導人好好讀書的話語。
《廣訓》的內容是舊文,可將這些內容編輯成冊,還是去年的事。
這也是這位縣令曾經負責過的內容,是他為官以來最大的政績。
當然,將《廣訓》作為一個題目加入縣試,也還不是他的首創,一是前朝有著先例,二是去年國子監的考試中,已經出過類似的題。
這正是他作為主考官來緩解自己窘狀的辦法。
他不相信在出了這道題的前提下,名次仍然不由他自己掌控。
寧頌不是縣令肚子裏的蛔蟲,自然不知道對方的這一番想法。他只是在看到第二道題時,微微發了一會兒楞。
雖說連續兩場考試不公布名次的做法讓他提前有了一些防備,可沒想到,主考官想的辦法是這一招。
想到這裏,寧頌的表情更加奇怪了。
他當然知道縣令是想找一些辦法,將考試的的主導權拿回去。
可問題是,這題他恰巧在他的準備範圍之內。
先不說各種《廣訓》本來就是前朝考試的保留項目,就算是本朝,在《廣訓》之前,偶爾也會出一些默寫題。
不是默寫先賢的語錄,就是默寫《大雍律》。
何況,去年《大雍廣訓》在發布時,曾經被邸報公布過,當時邸報中也明確寫了,《廣訓》將會在以後年份,合適的時間加入考題。
當時看到《廣訓》的瞬間,寧頌就同鄭夫子戲言過:“這道題肯定要考。”
不管是從出題的難易程度,還是這道題的性質,之後都會考。
不管是什麽考試,縣試、鄉試還是會試,總有一次要考。
當時鄭夫子還將信將疑,沒想到這麽快就到了他面前。
懷著一種感慨的心情,寧頌寫完了第一題,然後字跡工工整整地將第二題從草稿紙謄抄到了試卷上。
在此時此刻,他莫名感覺到了一種荒誕。
若不是因為縣令的性格,壓了他的名次,不會有他後面的狀態爆棚。
若沒有他的第二場與第三場的超常發揮,也不會有最後一場對方劍走偏鋒的出題。
到頭來,反倒是成全了他。
傍晚,考試結束。按道理說兩場連考若是時間不夠,需要考生們在考院裏過夜。
奈何只有兩道題,最終也沒有過夜的必要。
隨著鑼鼓聲響起,考試正式結束,寧頌與其他考生一起走出了考院。
剛出了門,就是一片哀鴻。
“如何?”
“就倆題,第二題沒答!”
寧頌聽到了一些考生心碎的聲音。
“……怎麽回事?”
“沒準備,不會啊!”
鄭夫子一路走過來,聽說的也是類似的話語,走到了自家學子跟前,已經做好了心理建設。
“沒關系,第二題大家都不會,那就只憑第一題來做主。”
“你們策論水平我是知道的。”
見自家的學子們一臉崩潰,鄭夫子出口安慰道。
“不是。”學子們聽了,神情更加恍惚了,否認道:“不,您說錯了。”
“?”
“我們不是因為第二題不會才這樣的。”
若是大家都不會,都在一條起跑線上,那他們雖然也遺憾,但絕對不會是這樣一副要死要活的模樣。
那是?
看見鄭夫子一臉莫名,那位心情覆雜的學子說道:“是《大雍廣訓》。”
“……寧哥告訴過我們可能會考的。”
可惜,他們當時覺得這個不是重點,沒有背。
在這一瞬間,鄭夫子的表情從震驚到憤怒,最後是麻木,最終,他篤定地道:
“你們活該。”
這是上天給的機會,奈何抓不住。
這能怪誰?
被鄭夫子一頓訓,沒有寫出第二題的學子顯得更自閉了,幾人抱團,一起抱著頭大哭一場。
其他私塾的熟人看到了,連忙過來勸慰,但在聽說原因之後,恨不得揍這幾個家夥一頓。
“這麽好的機會,給我啊!”
他們絕對寧頌說什麽,他們背什麽。
因為寧頌的提前提醒,私塾裏雖然有不當回事,沒有在意的,也有陰差陽錯背過的。
“……我沒記全,只記了個大概。”說這句話的人語氣中雖然也有遺憾,但大致還算是輕松。
他與旁人都清楚,在目前的背景下,哪怕他只記了幾句,也比空著不寫好太多。
“我背完了。”
這是蘇期和儲玉。
“連儲玉都記下來了!”鄭夫子恨鐵不成鋼。
儲玉擰著眉,沒有說話。
事實上,在後期他沒有多少時間去私塾裏上課,他的所有覆習資料都是寧頌給的。
關於《廣訓》的內容,是寧頌夾在覆習資料裏給他的。
他同其他的內容一起背了。
儲玉心情覆雜地看著不遠處的身影。
相處之後,寧頌的恩情越來越多,多到他不知道該怎麽還。
“……你先好好考試,到時候還錢吧。”聽到儲玉扭捏的感謝,寧頌幹脆地說道。
“別謝我,謝你自己吧。”
若不是全副的信任,儲玉也不會給什麽背什麽。
這是儲玉的造化,與他有什麽關系?
縣試徹底結束了,無論是考得好還是不好,也只能接受考試已經過去了的事實。
當天晚上,縣令迫不及待地改卷。
最後一場結束,除了最後一場的試卷之外,還需要決定整個縣試的最終名次。
因此,閱卷的人除了之前三位之外,縣令還請來了縣學的教諭和訓導。
“到底是本官到任之後的第一次縣試,兩位先生也來看看。”
縣丞與主簿清楚他們這位縣尊大人的毛病,聽到這番話,只是眼觀鼻,鼻觀心,當做耳旁風。
教諭與訓導初來乍到,並不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,聽完此話,頗為激動地同縣令行禮,感謝上峰的信任。
接下來的閱卷結果不必多言。
統共兩道題,策論固然有高低之分,可若是考慮最後一道題,策論之間所體現出的一點兒差距,就瞬間被填平了。
可以說是第二道題定終身。
“在這二十餘人中,一共有七個人答出了第二道題。”縣丞看著縣令,小聲地說。
不出意外的話,他又看到了熟悉的字體。
“打開吧。”
糊名打開,果不其然,那位近乎滿分的,仍然是他們熟悉的名字。
縣丞與主簿開始裝死。
縣令深呼一口氣,又將那名字看了一眼,緩緩閉上了眼睛。
就在現場一片沈寂,三人都不知道如何是好時,教諭輕輕地“咦”了一聲。
“怎麽了?”縣令睜開眼。
“稟大人,這答對第二題的五個人,都是同一家私塾裏出來的。”
“哦?”縣令心中一跳,拿出花名冊來,一看,發現果不其然。
“……這西山村,出人傑啊。”訓導語氣莫名。
聞言,縣令心中猛地一跳。
他忽然意識到了,第二道題他劍走偏鋒,本意是讓所有人都答不出來,再靠第一題頗為主觀的策論題來定名次。
可事到如今,同一家私塾的幾人答了出來,由此確定了高低,不反而顯得是他故意?
他可沒有故意將題目透露給這些人!
可是……別人信嗎?
他可真是搬了石頭砸自己的腳!
若是有人和訓導有著同樣的質疑,懷疑他與西山村串通,該怎麽辦?!
在這一瞬間,與“串通舞弊”相關的惶恐擊倒了縣令,以至於讓他忘記了怎麽去壓寧頌這一個人的成績。
“不愧是陸大人看好的私塾啊!”
就在驚恐達到最頂峰,縣令開始思考怎樣自己洗白時,忽然聽到教諭感嘆式的讚嘆。
什麽?
教諭大致將幾家私塾的聯考,以及陸大人親自看過試卷的過往一一道來。
“這寧頌,當時聯考時策論就被學政大人誇過。”
“他的師父,那個姓鄭的秀才,亦是個教書上的人才。”
明明是誇獎鄭夫子與寧頌的話,可在這一瞬間,縣令感覺到了救贖。
在這一瞬間,仿佛有一道光從天而降,拯救了陷入迷茫與窘迫的他。
“對!”縣尊大人眼睛亮了起來,大聲地附和道。
“不愧是學政大人看重的人,在我治下參加縣試,真是緣分啊。”
如此青年才俊,如此緣分,他怎麽能不成全?
縣考結束之後的第三日,縣試放榜。
案首,青川縣細柳村寧頌。
同私塾上榜者,超過七人。
一時間,青川縣無不轟動。
等到寧頌回到細柳村時,全村的人都來了。
“最年輕的案首,誰不想看看?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大雍歷一百一十四年, 四月二十一日。
縣試第四、第五場,兩場聯考。
隨著前三場的篩選,最後兩場, 剩下的考生數量只有二十餘人。
寧頌算了算, 第一場符合條件參加考試的人有二百多人, 三場下來, 剩下的只有十分之一。
應考的考生不多,考試的號房安排得很近, 一擡頭, 就能看到對面的考生同自己咧嘴笑。
很好, 都是熟人。
最後一場考試, 考生少, 監考難度也低, 三個考官聚集在一起,同考生們大眼瞪小眼。
到了時間, 鑼鼓聲響, 考試正式開始。
前三場考試的內容大同小異,都是經義與試帖詩,到了第四場,考題終於有所不同。
一是一篇策論, 二是默寫《大雍廣訓》①。
縣試是主考官出題, 在場次和內容上都有一定的自由度。按照主考官的脾性而有所不同。
譬如剛剛調走的那位縣令, 因為自身擅長經義而不擅策論,整個縣試考試過程都不會出現策論題。
但顯然,這位新上任的縣令不這樣想。
由於更換了考官, 更換題型也是應有之意,加上府試中會有策論題, 考生們早有準備,因此看到策論題,考生們反應倒也不算大。
只是,這《大雍廣訓》是什麽?
要如何默寫?
若是不熟悉,不知道來歷,倒也可以編一編、蒙一蒙,靠著考官的善良而獲得一些保底分。
可這根本不熟悉的東西,要怎麽寫?
考生們想到這裏,無不擰眉苦思。
這一場考試統共兩個題,若是第二題空著,豈不是最多只能得一半的分數?
就在考生們坐立不安,神情緊張之時,主考官頗有興致地巡邏了一番考場,在觀察完考生的反應後,這幾日郁結的心情得以放緩。
很好。
看見考生都不會答,他就放心了。
事實上,這《大雍廣訓》並不是什麽新東西,而是大雍朝開國以來,幾位皇帝的聖諭,內容是規範品行,勸導人好好讀書的話語。
《廣訓》的內容是舊文,可將這些內容編輯成冊,還是去年的事。
這也是這位縣令曾經負責過的內容,是他為官以來最大的政績。
當然,將《廣訓》作為一個題目加入縣試,也還不是他的首創,一是前朝有著先例,二是去年國子監的考試中,已經出過類似的題。
這正是他作為主考官來緩解自己窘狀的辦法。
他不相信在出了這道題的前提下,名次仍然不由他自己掌控。
寧頌不是縣令肚子裏的蛔蟲,自然不知道對方的這一番想法。他只是在看到第二道題時,微微發了一會兒楞。
雖說連續兩場考試不公布名次的做法讓他提前有了一些防備,可沒想到,主考官想的辦法是這一招。
想到這裏,寧頌的表情更加奇怪了。
他當然知道縣令是想找一些辦法,將考試的的主導權拿回去。
可問題是,這題他恰巧在他的準備範圍之內。
先不說各種《廣訓》本來就是前朝考試的保留項目,就算是本朝,在《廣訓》之前,偶爾也會出一些默寫題。
不是默寫先賢的語錄,就是默寫《大雍律》。
何況,去年《大雍廣訓》在發布時,曾經被邸報公布過,當時邸報中也明確寫了,《廣訓》將會在以後年份,合適的時間加入考題。
當時看到《廣訓》的瞬間,寧頌就同鄭夫子戲言過:“這道題肯定要考。”
不管是從出題的難易程度,還是這道題的性質,之後都會考。
不管是什麽考試,縣試、鄉試還是會試,總有一次要考。
當時鄭夫子還將信將疑,沒想到這麽快就到了他面前。
懷著一種感慨的心情,寧頌寫完了第一題,然後字跡工工整整地將第二題從草稿紙謄抄到了試卷上。
在此時此刻,他莫名感覺到了一種荒誕。
若不是因為縣令的性格,壓了他的名次,不會有他後面的狀態爆棚。
若沒有他的第二場與第三場的超常發揮,也不會有最後一場對方劍走偏鋒的出題。
到頭來,反倒是成全了他。
傍晚,考試結束。按道理說兩場連考若是時間不夠,需要考生們在考院裏過夜。
奈何只有兩道題,最終也沒有過夜的必要。
隨著鑼鼓聲響起,考試正式結束,寧頌與其他考生一起走出了考院。
剛出了門,就是一片哀鴻。
“如何?”
“就倆題,第二題沒答!”
寧頌聽到了一些考生心碎的聲音。
“……怎麽回事?”
“沒準備,不會啊!”
鄭夫子一路走過來,聽說的也是類似的話語,走到了自家學子跟前,已經做好了心理建設。
“沒關系,第二題大家都不會,那就只憑第一題來做主。”
“你們策論水平我是知道的。”
見自家的學子們一臉崩潰,鄭夫子出口安慰道。
“不是。”學子們聽了,神情更加恍惚了,否認道:“不,您說錯了。”
“?”
“我們不是因為第二題不會才這樣的。”
若是大家都不會,都在一條起跑線上,那他們雖然也遺憾,但絕對不會是這樣一副要死要活的模樣。
那是?
看見鄭夫子一臉莫名,那位心情覆雜的學子說道:“是《大雍廣訓》。”
“……寧哥告訴過我們可能會考的。”
可惜,他們當時覺得這個不是重點,沒有背。
在這一瞬間,鄭夫子的表情從震驚到憤怒,最後是麻木,最終,他篤定地道:
“你們活該。”
這是上天給的機會,奈何抓不住。
這能怪誰?
被鄭夫子一頓訓,沒有寫出第二題的學子顯得更自閉了,幾人抱團,一起抱著頭大哭一場。
其他私塾的熟人看到了,連忙過來勸慰,但在聽說原因之後,恨不得揍這幾個家夥一頓。
“這麽好的機會,給我啊!”
他們絕對寧頌說什麽,他們背什麽。
因為寧頌的提前提醒,私塾裏雖然有不當回事,沒有在意的,也有陰差陽錯背過的。
“……我沒記全,只記了個大概。”說這句話的人語氣中雖然也有遺憾,但大致還算是輕松。
他與旁人都清楚,在目前的背景下,哪怕他只記了幾句,也比空著不寫好太多。
“我背完了。”
這是蘇期和儲玉。
“連儲玉都記下來了!”鄭夫子恨鐵不成鋼。
儲玉擰著眉,沒有說話。
事實上,在後期他沒有多少時間去私塾裏上課,他的所有覆習資料都是寧頌給的。
關於《廣訓》的內容,是寧頌夾在覆習資料裏給他的。
他同其他的內容一起背了。
儲玉心情覆雜地看著不遠處的身影。
相處之後,寧頌的恩情越來越多,多到他不知道該怎麽還。
“……你先好好考試,到時候還錢吧。”聽到儲玉扭捏的感謝,寧頌幹脆地說道。
“別謝我,謝你自己吧。”
若不是全副的信任,儲玉也不會給什麽背什麽。
這是儲玉的造化,與他有什麽關系?
縣試徹底結束了,無論是考得好還是不好,也只能接受考試已經過去了的事實。
當天晚上,縣令迫不及待地改卷。
最後一場結束,除了最後一場的試卷之外,還需要決定整個縣試的最終名次。
因此,閱卷的人除了之前三位之外,縣令還請來了縣學的教諭和訓導。
“到底是本官到任之後的第一次縣試,兩位先生也來看看。”
縣丞與主簿清楚他們這位縣尊大人的毛病,聽到這番話,只是眼觀鼻,鼻觀心,當做耳旁風。
教諭與訓導初來乍到,並不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,聽完此話,頗為激動地同縣令行禮,感謝上峰的信任。
接下來的閱卷結果不必多言。
統共兩道題,策論固然有高低之分,可若是考慮最後一道題,策論之間所體現出的一點兒差距,就瞬間被填平了。
可以說是第二道題定終身。
“在這二十餘人中,一共有七個人答出了第二道題。”縣丞看著縣令,小聲地說。
不出意外的話,他又看到了熟悉的字體。
“打開吧。”
糊名打開,果不其然,那位近乎滿分的,仍然是他們熟悉的名字。
縣丞與主簿開始裝死。
縣令深呼一口氣,又將那名字看了一眼,緩緩閉上了眼睛。
就在現場一片沈寂,三人都不知道如何是好時,教諭輕輕地“咦”了一聲。
“怎麽了?”縣令睜開眼。
“稟大人,這答對第二題的五個人,都是同一家私塾裏出來的。”
“哦?”縣令心中一跳,拿出花名冊來,一看,發現果不其然。
“……這西山村,出人傑啊。”訓導語氣莫名。
聞言,縣令心中猛地一跳。
他忽然意識到了,第二道題他劍走偏鋒,本意是讓所有人都答不出來,再靠第一題頗為主觀的策論題來定名次。
可事到如今,同一家私塾的幾人答了出來,由此確定了高低,不反而顯得是他故意?
他可沒有故意將題目透露給這些人!
可是……別人信嗎?
他可真是搬了石頭砸自己的腳!
若是有人和訓導有著同樣的質疑,懷疑他與西山村串通,該怎麽辦?!
在這一瞬間,與“串通舞弊”相關的惶恐擊倒了縣令,以至於讓他忘記了怎麽去壓寧頌這一個人的成績。
“不愧是陸大人看好的私塾啊!”
就在驚恐達到最頂峰,縣令開始思考怎樣自己洗白時,忽然聽到教諭感嘆式的讚嘆。
什麽?
教諭大致將幾家私塾的聯考,以及陸大人親自看過試卷的過往一一道來。
“這寧頌,當時聯考時策論就被學政大人誇過。”
“他的師父,那個姓鄭的秀才,亦是個教書上的人才。”
明明是誇獎鄭夫子與寧頌的話,可在這一瞬間,縣令感覺到了救贖。
在這一瞬間,仿佛有一道光從天而降,拯救了陷入迷茫與窘迫的他。
“對!”縣尊大人眼睛亮了起來,大聲地附和道。
“不愧是學政大人看重的人,在我治下參加縣試,真是緣分啊。”
如此青年才俊,如此緣分,他怎麽能不成全?
縣考結束之後的第三日,縣試放榜。
案首,青川縣細柳村寧頌。
同私塾上榜者,超過七人。
一時間,青川縣無不轟動。
等到寧頌回到細柳村時,全村的人都來了。
“最年輕的案首,誰不想看看?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